又是一年教师节。在国内各大知名高校,活跃着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:科学家老师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一线科研人员和科学家走上了讲台,他们是实验室里苦心孤诣的学者,也是课堂上挥斥方遒的教授。这道“群星璀璨”的教师风景线,正在为教师节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含义。
“大学课堂学的是知识精要,真正的功夫是下在课堂之外。”9月7日,是中国科学院大学(简称“国科大”)本科二年级《生命科学导论》的第一堂课。授课老师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、国科大岗位教授徐涛。
刚一上课,徐涛没有急着开始讲授专业知识,而是先与学生们聊了聊“闲话”,比如大学与高中学习的差别。“大学学习,首先应该有创新精神。”他嘱咐这些刚刚开启新学期的大二学生,把老师仅仅看作一个“领路人”。在大学生涯里,要懂得利用网络、图书,以及老师朋友等各种资源,积极主动地学习、成长。
徐涛的《生命科学导论》首讲,更像是一张生命科学的“全景图”。他从生命的构成与起源讲起,以细胞学说、DNA结构发现等大事件为节点,综述了这一学科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。并在课程临近结束时,展望了21世纪“新生命科学”的重大意义与发展前景。
徐涛指出,21世纪是“新生命科学”时代。“新”在于生命科学已成长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多学科交叉领域,直接面向人类健康、环境、能源、食物等国际重达命题,并提出解决方案。这就需要生物学者同时具备与物理、化学、信息技术、纳米技术等多学科的视野和储备,并掌握分析、预测、调控系统等能力。
在此基础上,徐涛鼓励同学们在本科阶段要夯实基础、培养能力、拓展视野:“相对域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,生命科学还未被人类充分了解。只要你潜心研究、用于探索,就很可能有重大发现!”
在国科大,像徐涛这样的科学家老师,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他们往往已走过数十年的科研生涯,三尺讲台上的教龄却仅有几年。徐涛告诉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,从“研究员”到“老师”,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,更需要从思维到学识的全面成长:“做科研只专注于一个细小领域,教学则要求完整的知识体系,这需要有更多地时间和思考。”
对于国科大的本科生来说,几乎无人不知“琦叔”——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研究员冯琦。他所主讲的《线性代数》和《数理逻辑》,因“问题导向”的教学方式而闻名。“我很看重学生的提问能力,一开始学生可能不擅此道,但教师要通过逻辑训练,最终让学生把问题问对。”
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员张平是本科生《微积分》授课老师。这门课采用的是有“经典却抽象”之称的莫斯科大学教材——卓里奇的《数学分析》。张平介绍道,这是一本完全抽象的教材,但完全学懂之后便会达到“一览众山小”的境地。为方便没有高等数学基础的同学们理解,他采用“知识点+例子”方式授课,上课时通常先讲一些例子作为“前菜”,再呈现抽象的定义这盘“主食”。
在他的课堂上,总会看到进行录像的工作人员。据他们介绍,这门课程已经录制了一年半,是本科部推荐的优秀课程。“要不是他们在拍摄,我还能多讲几个笑话。”张平笑着说。
除了国科大的“科教融合”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简称“中科大”)“全院办校,所系结合”的新模式,让更多曾经“深居简出”的科研名家走进了大学课堂“指点江山”。
中科大生命学院2013级本科生宁一凡曾上过许多院士和老科学家的课程,如今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读硕士。她的《微积分》课程老师是中科大教授谢胜刚和顾新身,她清晰地记得,两位教授虽已70多岁,但仍思路清晰,声音洪亮。上课一丝不苟地写板书,“有时候我的手都抄酸了,抬头看见老师依然在写写算算。”在谢胜刚的课上,常常能听到他年轻时与陈景润先生共事时的趣事,谢胜刚喜欢在授课之间来点噱头,减轻大家对高数的恐惧感。
“两位老先生和蔼可亲,谢老师风趣幽默,顾老师就相对严肃一些,对学生的要求更高。”宁一凡告诉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,虽然只是基础课程,但这些非常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依然愿意站在讲坛上,继续为学生们答疑解惑。此外,院士来为本科生授课非常常见,如美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等。
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曾说:“院长所长可不当,教授不能不当。”近年来,越来越多一线科研人员和科学家走上了讲台,大学里“群星璀璨”、大师云集。去年7月,《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发布,《意见》指出,教授、副教授(高级职称教师)要更多承担本科教学任务,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水平。科研与教学的融合、研究所和大学的联结,使得真知灼见与智慧之光在校园得到升华和传承。